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專欄

  • 發布日期:113-05-14
光明之間—跨校區共學新體驗
圖說11
共學體驗徵文優勝作品
醫學系 呂旻鴻

清早,我被徐徐微風喚醒,夢中還帶昨晚計算微積分的殘影。一夜好眠過後,好幾道公式有條不紊地浮現在眼前,思緒格外清晰。我在學生餐廳順手買了三明治。走在通往科三的小徑,亮晃晃的晨光從葉梢縫隙流瀉出,默默地給予我溫暖的支持與祝福。

隨著太陽繼續高昇,考試在絞盡腦汁與振筆疾書中悄然結束。這門課是光復校區許多理工學生的必修,不同科系背景的同學齊聚一堂,聆聽教授深入淺出的解說,步入數學與科學的大學之門,在通往更高深的知識之前,紮實地釘好這塊墊腳石。微積分的各定理之間連結性很高,但有些部分卻又不那麼容易理解。難得可貴的是,我在課中課後常常與幾位不同系的同學討論,茅塞頓開之際,得以繼續鋪展更寬廣的學習脈絡,不致停滯與困惑。

緊張的筆戰之後,接著迎來期待以久的演講。熱心的企業家回到母校,遙想當年無數挑燈苦讀的夜晚,娓娓道出自己的故事,從平凡素樸的電機系學生,搖身一變,成為科技業首屈一指的執行長。豐富知識與專業實力之餘,榮譽校友更具備預見趨勢的洞察力,知無不言地為學子提點先機所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他的見解使我們豁然開朗、嘖嘖稱奇,也見識到工程領域往醫學界發展及合作的企圖心,並深入思考醫學與工程結合的可能性。時候不早,行程滿檔的我跳上「陽光線」,準備去另一個校區接收不一樣的氛圍與觀點。

「Eppendorf調了20μl」「好!待會準備spin down…」一轉眼,我又落在生物化學實驗的教室裡。一根根試管加過來、倒進去,肉眼無法看到的神奇魔術,正在管內悄悄地發生。我與醫學系的夥伴雖然一週只見面一天,默契卻特別的好。儘管實驗過程繁複了點,我們同心協力,你一言、我一語地彷彿執行指差確認,確保成列的離心管裝好各自對應的溶液。等待混合物離心的同時,同學分享陽明校區好幾場精彩的博雅書苑講座,邀請我一同聆聽。「試管、鍵盤與筆桿…」我立刻被講題吸引,飛快地掃描過行事曆上的日期。「好了,我們來注入電泳槽吧!」回到工作岡位,我們繼續完成剩餘的實驗步驟。十幾道的工序,最終得到的僅僅是一幀黑白影像。饒富奧秘的線段之間,卻蘊藏著科學的真理。

指尖夾著尚存餘溫的照片,我往人社院的共享空間飛奔。下一堂心理學是實體混成的核心課程,老師在交大校區現場授課的同時,其他校區的學生也能線上同步參與。剛才快跑了一小段的我氣喘吁吁,不過很快就沉浸在教授的課堂中。心理學的應用實在太廣泛,舉凡飲食、服飾、建築、交通、教育、娛樂,各種軟硬體設計,無處不見心理學的影子。甚至連人類的睡眠機制,心理學都來參一腳!課堂上教授請大家發表意見,一開始遲遲沒人舉手,直到第一位同學說話之後,願意分享者如雨後春筍不斷冒出。這是否也因某種心理學概念在作祟?

天色漸暗,我退出線上教室後,在559站牌凝望片刻的市景,蜿蜒下山。追著沒入山頭的陽光,一路向南,我與實驗課的夥伴以及心理學報告的組員還在熱切討論著。回到九舍,室友戲謔地調侃我根本是累死自己的瘋子。是啊,這般非人的跨校區共學行程,卻是如此有趣啊!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