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探索與學習壓力
- 更新日期:113-10-29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壓力兩三事
壓力兩三事
健康心理中心陽明校區
梁怡恩諮商心理師
「壓力」從字面來看,可能讓人有著沉重的感覺。有些人說:「沒有一定的壓力,就無法讓人成長。」也有人說:「壓力太大,可能影響身體健康,輕則皮膚冒痘;重則疾病纏身。」究竟壓力又是從何而來?什麼時候會讓人感到有壓力?又該如何面對壓力呢?讓我們來一一瞭解吧!
壓力的來源
壓力的來源可能來自生涯、人際、課業、生活、家庭、感情等生活大小事,例如:朋友和我吵架、遇到慣老闆、團體報告組員很雷、大考即將來臨、感情不順、分手…等,看似都來自外在,但讓我們來想一想,同一件事對不同人來說,感受一樣嗎? 舉例來說,一個從小就喜歡上台表演的人,對於上台表演的壓力感就不會那麼強烈,但對於從沒上過台又害羞的人,可能就不是那麼輕鬆自在的事了。
壓力的不同類型
在討論因應之前,我們看看不同的壓力類型。有些壓力可能是瞬間產生,巨大強烈如水壩洩洪,也有些壓力就像水滴般,打在石頭上的力道雖輕,但久了也會被滴穿。前者我們稱作是急性壓力,特徵是突發、短期的事件,也有可能是已知但有時間限制的事件;後者稱為慢性壓力,最主要的特徵是長期或反覆的,即便有能力因應,但會漸漸影響身心出現不適的狀況。
自我調適錦囊
- 深呼吸:「吸氣4秒,閉氣4秒,吐氣8秒」為一個循環,可以用手機設定1分鐘以上的時間,重複這個循環。
- 動一動:運動能有效提升對壓力的耐受值,提升愉悅感與降低焦慮感。
- 自我照顧:允許自己適度的自我照顧也是調適壓力的好方法,例如泡澡、畫畫、書寫、按摩、聽音樂。
- 整理腦中的想法:釐清自己的壓力源和記錄自己的壓力反應。
- 找人聊療:找可以信任的親友、師長聊聊。
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壓力,壓力不全然只有負面的影響,只要我們能調適,Pressure也可以是Precious,期望我們能一同在壓力中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