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探索與學習壓力
- 更新日期:114-07-21
- 發布單位:健康心理中心
諮商師的隨想:2016年史蒂芬史匹伯為哈佛應屆畢業生演講
曾任交大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吳貴君
在今年(2016 年)的夏天,美國哈佛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典禮上,邀請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奬最佳導演獎的史蒂芬史匹柏演講,這演講,在我聽看來,顯得豁達,幽默又內容深刻。在我的經驗裡,史蒂芬史匹柏擅長的是選用不同的主題,卻又能夠細膩深入處理,每每看完電影,除了帶來巨大心靈衝擊,心裡總會留下一些安靜與沉思,尤其是對人性的反思與提醒。他的作品無數,代表作有:「大白鯊」、「E.T.外星人」、「侏儸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法櫃奇兵」,「丁丁歷險記」,「間諜橋」…在維基百科,如此寫他:「2002 年,史匹柏在鹽湖城的冬奧會開幕式上成為 8 名舉起奧運會會旗的旗手之一。2006 年,《首映》雜誌將其選為電影業中最有權力和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時代周刊》也將其列入「時代 100 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 」中。《生活》雜誌在 20 世紀末也將其列入他那一代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中。2009 年,波士頓大學授予他榮譽人文學博士。」在 2016 年,哈佛畢業生的這場演講上,我想他試圖輕鬆幽默,深埋幾個非常重要的理念。
一:
我是誰,我要什麼史蒂芬說他在十八歲那年,就因為熱愛電影的工作,而投身電影製作,雖然他那時還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他已經知道他想要做什麼直覺,告訴他,我可以做什麼;良知,是說你應該做什麼,而他在生命經驗的早期,都是用電影在完成他的夢想,他在生命更成熟的晚期工作中,更了解與清楚現實世界,他看清楚他應該去做些什麼。這似乎也說明了,他早期拍了「大白鯊」,「法櫃奇兵」等等的電影,非常具有票房,高度視聽效果的電影,但在他生命更成熟的晚期作品,就去拍「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等,或更近期的「間諜橋」,等呈現人性細膩與高貴的理想的電影。他在演講中提到「角色定位」,這似乎已經說明了,他鼓勵台下的所有青年學子,在人生的早期,要去釐清自己是誰,自己要什麼,因為所選定的外在角色定義,也正是呼應著我們的內心所認定的這一生所奉獻的人生目的與意義,而這個目標是很重要的標竿。
二:
”一切,都需要愛” (出自電影「紫色姐妹花」的台詞)史蒂芬提到就像葉子是出自樹根,他鼓勵台下聽眾,要回去常常跟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談談天,了解自己之所出的歷史源頭。他的口吻就好像我們中國人說的,做人要飲水思源,相信百年數人,今天的我們之所以存在,都要感恩爸爸媽媽,祖先與前輩們的奮鬥與努力。因為不同的家庭就像不同的沃土,培養著不同的花品,自然也會綻放出不同的芬芳與花貌。就像曇花將在深夜裡綻放,而向日葵就面對太陽展顏。原生家庭,是一個人十八歲之前成長的所在地,影響了一個人的自我概念,自我認同,自我期許,價值觀,性別,權利,等等個人內在各個層面,也影響這個人的待人接物,互動的溝通模式。我們都帶著這些原生家庭給的影響,進入了學校,社會,我們間接影響了生活的社區,而這些都會彼此影響,互相作用,再回頭影響我們。
所以我們在原生家庭所學到的一切,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常常與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戚多交談原生家庭時,可以知道爸爸媽媽是從怎樣的文化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生存下來的,我們可以帶著尊敬與了解,以人性的角度接納他們,而比較不會只因為他們的角色來期待或要求他們,因為爸爸媽媽一定是盡其所能,在他們可以給予的情況之下照顧子女的,至於他們所教導我們的觀念,價值觀或做法,合適的部分,我們可以保留下來,繼續沿用,不合適的部分,可以增添新的,幫助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適切更幸福。
所以我們在原生家庭所學到的一切,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常常與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戚多交談原生家庭時,可以知道爸爸媽媽是從怎樣的文化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生存下來的,我們可以帶著尊敬與了解,以人性的角度接納他們,而比較不會只因為他們的角色來期待或要求他們,因為爸爸媽媽一定是盡其所能,在他們可以給予的情況之下照顧子女的,至於他們所教導我們的觀念,價值觀或做法,合適的部分,我們可以保留下來,繼續沿用,不合適的部分,可以增添新的,幫助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適切更幸福。
三:
發揚平等與和平的價值史蒂芬史匹伯說,英雄是胸懷直覺與大愛,在「我們」與「他們」的對立中間,放上更多的好奇,同理,支持,減少彼此的對立與害怕,讓彼此更多連結,他特別強調,這個世界目前有好多的歧視,來自宗教的,性別的,階級的,同性戀的歧視…我們可以做的是從我們自身開始,放上更多的平等,正義,與和平,彼此深刻連結。Verginir Satir 也曾經說過,若大家都可以在自己內在平安,與身邊的人和諧,就可以世界大同。(peace within,peacebetween,peace among)。
「我是誰?我要什麼?」這是我們終其一生,都是自己要負責回答的,而可以先給自己真正的支持,了解和尊重,讓自己站穩腳步,至尊尊人,自愛愛人,進而拓展這份愛到身邊的人,增加彼此連結,每個人都讓生活的世界幸福美滿一些,這個世界就更平安了。我想這是史匹伯想藉由這演講傳達給莘莘學子的祝福與期許吧!有興趣的朋友敬請參考相關影片,聽看這精采的演講。
「我是誰?我要什麼?」這是我們終其一生,都是自己要負責回答的,而可以先給自己真正的支持,了解和尊重,讓自己站穩腳步,至尊尊人,自愛愛人,進而拓展這份愛到身邊的人,增加彼此連結,每個人都讓生活的世界幸福美滿一些,這個世界就更平安了。我想這是史匹伯想藉由這演講傳達給莘莘學子的祝福與期許吧!有興趣的朋友敬請參考相關影片,聽看這精采的演講。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