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

導師知能

  • 發布日期:113-11-06
面對新冠肺炎,我可以有什麼準備?
撰文/王詠瑩 實習心理師

親愛的陽明人:

最近面對2019年冠狀病毒的疫情、開學延後兩個星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呢?心情有受到影響嗎?

2019年末中國武漢地區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簡稱COVID-19),開始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各家新聞媒體也不斷報導每日情況,從世界各地的確診人數、台灣的病例情形、政府的政策與宣導等資訊,讓我們經常是充斥在疫情消息之中。這大量訊息的確能讓我們掌握最新資訊,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資訊負荷量超載,可能會感到害怕(面對威脅會有的情緒)與焦慮(各種假設未來的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自我保護反應。

George Engel提出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三種系統是互相影響的,因此安穩身心需要同時照顧到身體與心理健康,以及注意環境的影響,你可以嘗試以下三點:
1. 平常心:正確了解疫情狀況,適度觀看相關新聞報導即可。
2. 照顧身心:正常生活作息,營養均衡,適當運動,來維持身心的免疫力。
3. 覺察自我: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適時與人分享心情、降低心理不安。
 
圖說4234

尤其現代網路傳播之快,特別要注意資訊的影響力!親友們可能會在疫情期間傳相關訊息,這時候可以協助家人朋友們了解正確訊息,同時也花點時間去傾聽或了解他們的擔心,形成良好的人際支持。而如果接收到不合理、怪異的訊息,我們需要辨識訊息真偽並多方確認資訊來源,像是前往事實查核中心 (https://tfc-taiwan.org.tw/)、疾管家(https://page.line.me/vqv2007o)。
 
圖說43242

如果有些時刻,感覺自己放鬆不下來,你也可以花個幾分鐘嘗試近年來有經過不少實證研究的正念減壓方法,給自己一點時間平靜下來和關注身體。可以找個寧靜的空間,緩慢地深深吸氣然後吐氣,搭配一些放鬆音樂,或是華人正念減壓中心的胡君梅老師錄音檔 (https://reurl.cc/0zL0pb)。

不過,如果你發現自己最近兩周...
(一)心理及情緒狀態:經常心情低落哭泣、情緒激動、無法放鬆等。
(二)身體反應:如肌肉抽搐、容易被嚇到、心悸、腸胃不適、頻尿等。
(三)精神過度警覺:如失眠、多夢、易醒、易發脾氣、精神不集中等。
(四)沒有緣由的發生強烈焦慮症狀:如突發害怕感、突然呼吸急促、同時伴有心悸、胸部緊縮、全身無力、發抖、流汗等。
(五)強烈憂鬱症狀:如心情低落、對人生失望、覺得沒有明天、胃口差、不想活動、對生活感到無趣、或有自殺之想法。

有上述五項症狀任何一項,也請你利用電話諮詢或email聯繫山腰老師們,一起討論可以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

願大家平安健康、你我一同防疫一起度過這段時期~

陽明大學心理諮商中心  山腰上的家 關心你  

02-28267000分機2280
ccym@ym.edu.tw

資料來源: 
取自 黃素菲 陽明退休教授、諮商心理師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KnI3tRnbpfnJ7Q8n78mab5B4qS9x528z/view?fbclid=IwAR0WEYe0NptLfSN1ScvEW9CuhQprJWrjCeoF0b2IKfWlUhuuhu6YgWQWkcU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