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博雅教育 知名作家謝哲青打頭陣

揮別過去通識課等於營養學分的刻板印象,陽明交大今年設立博雅書苑推出全新的博雅教育,包含爬山、農藝、聽演講、甚至是住宿生活都納入博雅課程。而開學後的演講課馬上就邀請知名作家謝哲青,以及眾多YouTuber,年底更有政務委員唐鳳蒞校演講。

烏尖連峰,陽明校區鼓勵學生陽明山大縱走
烏尖連峰,陽明校區鼓勵學生陽明山大縱走

博雅書苑是林奇宏校長上任後一樹百穫計畫的一部份。在博雅書苑的架構下,規劃了四位一體的博雅教育中,包含原有各系所的專業教育與實習教育,也納入新的通識教育以及社群教育。學習不再侷限上課教室,讓校園成為一個處處都可以學習的場域。

負責打造校內博雅課程的陽明交大博雅書苑書苑長、同時也是陽明交大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楊谷洋表示,今年入學的大一新生將適用全新的博雅教育,通識教育必須修滿18學分核心課程及6學分語言課程。

交大校區將宿舍改為「學舍」實施住宿學習導師家族,把宿舍納入社群教育一部份。學生將可在宿舍參加沙龍與家族主題活動,讓宿舍不再只是住宿的地方。而陽明校區則有「烏尖連峰」攀爬奇岩山、唭哩岸山的地景走察課程。除了一般的教室課程外,未來也將規劃陽明有塊田農藝活動、電腦遊戲製作,以及自己規劃性別友善宿舍等課程並朝向抵免學分方向規劃。

楊谷洋說,希望學生除了在大學培養專業的硬實力外,也能在通識與社群教育上培養軟實力,所以博雅教育設計的重點在於走出教室,希望培養學生跨域學習、人際溝通、多元學習及生活知能。

而甫開學就邀請到知名作家謝哲青打頭陣的演講通識課「探索世界:陽明交大人所應具備的國際觀」,成為這一波博雅教育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探索世界:陽明交大人所應具備的國際觀」是一系列的演講課,在今天的演講中,謝哲青以「在這裡,與世界相遇」為題,與同學分享他探索世界的點點滴滴。將歷史、藝術與生活融合,帶領大家看到不一樣的異國人文風景,讓視野更廣闊。他鼓勵學生反思,當把手機與電腦拿掉後,還剩下多少能力來面對世界?他以設計師在面對紐約世貿大樓改建、巴黎聖三一教堂等融入當地傳統與地景設計等例子,鼓勵學生從人的需求出發,將專業與過去經驗相連結,就可以對世界有所貢獻,這就是核心能力。

開設這門課的陽明交大校區國際長陳冠能說,這是第二年開設這門課程,秉持著國際在地化、在地國際化的精神,希望透過演講,一方面透過旅人的視角開拓同學的視野,另一方面則透過本土的國際化範例以及國際化帶來的社會議題,讓同學更加了解自己所處的這塊土地以及台灣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探索世界課程海報
探索世界課程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