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今日(14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當天也同時頒發科技部績優產學聯盟獎。陽明交大由FinTech研究中心黃思皓主任主持的「金融科技創新產學聯盟」,以及環境工程研究所蔡春進講座教授所主持的「PM2.5及奈米微粒監測與控制技術聯盟」,雙雙獲得科技部「109產學績優聯盟」殊榮。

發展FinTech不遺餘力「金融科技創新產學聯盟」再度獲獎
由陽明交大FinTech研究中心黃思皓主任主持的「金融科技創新產學聯盟」,除獲今年度科技部「109產學績優聯盟」,更是在四年間兩度獲獎,成績斐然。聯盟亦於10月14日至16日於台北世貿一館「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中展出。聯盟營運至今已邁向第五年,會員包含玉山銀行、元大證券、南山人壽、兆豐證券等大型金融機構及奧丁丁集團、KKday、華捷智能等著名新創公司。
黃思皓主任表示,目前聯盟依三大核心技術主軸「人工智慧演算法」、「資訊安全技術」及「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提供業界多項技術諮詢、產學合作研發、技術移轉等服務。聯盟下各研究團隊過往幾年陸續執行「AI創新研究中心專案」、「TWISC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人才培育計畫」及「數位經濟前瞻技術研發與應用專案計畫」等國家級研究計畫,累積了包含「強化學習交易策略」、「知識圖譜暨圖嵌入精準行銷模型」、「對話式推薦及跨域推薦技術」、「生物辨識資安攻防」等多項關鍵技術,再藉由產學合作及技術移轉產出落地應用,達到產學雙贏的目的。
致力空氣品質監測及控制技術 協助建立永續環境
陽明交大環工所蔡春進講座教授於2016年起至今召集中央大學、明志科技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等團隊,結合聯盟顧問陳仁焜博士,共同籌組「PM2.5及奈米微粒監測與控制技術聯盟」,致力協助廠商提升PM2.5懸浮微粒、前趨氣體及室內空氣品質的監測及控制技術,並發展相關的技術、儀器及設備。目前掌握的技術有「環境和煙道之PM2.5及前趨氣體檢測技術」、「PM2.5及前趨氣體控制技術」、「室內空氣品質技術服務平台」及「室內空氣品質控制技術」等,提供聯盟會員技術諮詢、技術開發、技術合作、檢測服務、訪廠指導、主題研討會、專題講座、產學合作、專利技轉及國內外展覽等服務。因技術開發能力受到廠商高度重視,年繳會員由第1期的14家廠商,一路成長至第5年的67廠商家,包括臺灣檢驗(SGS)、日商康肯環保設備、香港商達思系統、日商澄明科技公司、小松環保、漢科系統科技、台旭環境科技、台禹科機、台耘工業、愛徳華先進、利得儀器、大謙科技、志尚儀器及霧霾控制系統等都是聯盟會員。此外,聯盟也積極進行產學合作及技術轉移,已成功技轉並商品化的有「多微孔微粒慣性衝擊器」, 「平板濕式氣體-微粒分離器」, 「個人奈米微粒採樣器」,「蜂巢式高效率酸鹼洗滌塔」 及「濕式靜電集塵器」等。
陽明交大除有2團隊於今日獲頒「績優產學聯盟」獎,更有18團隊獲「未來科技獎」、3團隊獲得「傑出技術轉移貢獻獎」,將於16日頒發獎項。陽明交大掌握未來科技趨勢、推動產學合作不遺餘力,獲獎紀錄為全國之冠,除了展現合校後更為卓越的績效外,亦期許在未來能有更深化的成果亮點,讓學界與業界同行致遠。
補充說明:
「金融科技創新產學聯盟」除了先進技術共同研發外,目前金融科技領域迫切的需求仍是跨領域人才的缺口需要填補。陽明交大資財系長期培育跨資訊科技及財務金融的雙專長人才,也獲得越來越多高中學子的青睞,今年指考平均單科錄取分高達81.98分(資管組)與89.22分(財金組),在自然組與社會組都排在前四志願,而美商路博邁投信、奧丁丁集團、元大證券亦陸續透過聯盟捐贈「金融科技獎助學金」,鼓勵校內大學生、研究生從事相關的研究學習工作,目前已有超過50位學生獲獎,共計發出逾300萬獎助學金。此外,本聯盟近兩年整合產官學界的資源,藉由開辦各項論壇、演講、高階主管及從業人員課程、訪廠服務、技術諮詢等各項活動,累積超過五千人次的參與。聯盟近年來也大力協助廠商會員「數位轉型」,並在企業內建構「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區塊鏈研究團隊」及「金融科技研究團隊」,讓這些技術移轉及共同發展的合作研究成果能再持續精進。
「PM2.5及奈米微粒監測與控制技術聯盟」每年辦理多場主題研討會和專題講座,並積極參與國內外展覽,主導成立” 台灣PM2.5監測與控制產業發展協會” (pmca.tw),以促進產官學研的合作,協助會員廠商拓展國內外的環保巿場。
聯盟主持人蔡春進講座教授感謝科技部的經費支持及工程中心的推廣服務工作,本聯盟才得以持續發展。展望將來,聯盟希望在第2期計畫結束之後,朝自行營運之目標努力,持續與環保廠商及各單位合作,也歡迎環保各界繼續加入本聯盟,網址為:http://pm25.nc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