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印度生慶祝排燈節,點燃百盞燭光祈願疫情結束

主辦排燈節的莎莎琪(sakshi Saraswat,左五)與納吉(nakim,右七)以及印度生,於校園內共同點燈,為台灣、印度及世界祈福
籌辦排燈節的莎莎琪(sakshi Saraswat,左五)、柯納吉(Najim Akhtar,右七)與其他印度生,於校園內共同點燈,為台灣、印度及世界祈福

排燈節(Diwali)是印度重要節慶,透過點蠟燭或油燈象徵光明與幸福。為了慶祝這個印度傳統節日,陽明交大的師生們也在11月26日晚於校園內排燈,期望讓更多台灣民眾認識印度文化,並且祈願全球新冠疫情盡快結束,來年平安健康!

11月正逢印度排燈節慶典,印度民眾剛渡過這個家家戶戶都會點上油燈、晚上施放爆竹煙火的重要節慶。在體認到排燈節對印度文化的重要性後,11月26日晚上由校內教授與一群印度學生,也在校內點燃百盞燈光,替夜間的陽明交大抹上冉冉燭光。

排燈節是印度教徒的重要日子,透過排燈的儀式象徵以光明趕走黑暗
排燈節是印度教徒的重要日子,透過排燈的儀式象徵以光明趕走黑暗

排燈節活動由陽明校區國際學生協會(ISA)主辦,主持籌辦這場活動的印度籍學生莎莎琪(Sakshi Saraswat),目前正就讀環境科技博士學位學程。莎莎琪表示,排燈節是印度教徒的重要日子,印度教習慣透過這樣的儀式象徵以光明趕走黑暗,尤其這是她在台灣的第一年,又逢全球疫情肆虐,心裡更是有所感觸,希望藉由這場活動為台灣、印度及世界祈福。

莎莎琪表示,自己初來台灣的時候,認為台灣人對印度的了解遠多於自己的想像。她意外發現許多身邊朋友都知道印度的飲食及茶文化,更讓莎莎琪想介紹印度的節慶與傳統文化給台灣的師長及同學。

目前共有187名印度生在陽明交大就讀,佔所有外籍生的26%,是所有國籍中比例最高的,其次分別是越南與印尼。受到台灣在光電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吸引,多數印度生來台為的就是攻讀電機資訊博士。以莎莎琪為例,她計畫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印度並進入大學教書,將在台灣所習得的知識分享給更多印度學生。若有機會,莎莎琪也希望未來能與印度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部門合作,攜手保護全球人民的家園。

黃雪莉國際長(上圖左三)、陳俞琪副學務長(下圖右二)
黃雪莉國際長(上圖左三)、陳俞琪副學務長(下圖右二)、博雅書苑國際學舍導師代表陳惠亭副教授(下圖右三)與印度生一起慶祝排燈節

陽明交大今年九月成立博雅書苑,將社群與宿舍教育納入校園學習的範疇,這場排燈活動就是博雅教育的一環。博雅書苑中國際學舍導師代表陳惠亭副教授表示,國際化不僅是大學評比的一個指標,更該具體融入校園生活。本校的社群教育著重讓師生在與不同文化交流參與的時候,學習尊重當地的民族與傳統,進而孕育出具有國際視野的公民。她說,我們對歐美的感恩節、聖誕節習以為常,但考慮到地理因素以及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其實在台的外籍人士還是以南亞及東南亞為主。這是陽明校區第一次舉辦印度教的慶典,未來類似活動會更加多元,不僅希望台灣能認識多元文化,也讓外籍生感受台灣的溫暖。今年的活動特別由莎莎琪帶領博雅書苑外籍導生群們共同舉辦,落實以「作中學」的精神強化實踐和態度的培養,充分發揮了博雅教育的精神。

因應新南向政策及本校合作交流現況和重點課程推廣,本校國際事務處長黃雪莉教授指出,未來陽明交通大學的招生重點會集中在印度及越南兩國。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外籍新生多半較晚入境與註冊,且教育部通知各校盡可能要求外籍生於12月15日前入境。本學期共協助82位外籍生入境,截至110年11月27日,僅餘4位同學尚未入境。為體恤遠道而來且須負擔高額檢疫費用的外籍生,本校提供每位入境境外生8000元防疫補助,並贈予裝滿台灣味零食及防疫物資的關懷包;黃雪莉國際長又額外向校友及善心人士募款超過68萬捐款,補貼今年入境新生檢疫旅館費用,讓乍到學生備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