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能到人本智慧,陽明交大舉辦論壇探討AI數位醫療帶來的挑戰

「王道與人本智慧論壇」與會人士大合照
「王道與人本智慧論壇」與會人士大合照

為推廣「人本智慧」的新思維,陽明交通大學12月10日於陽明校區守仁樓膺才廳舉辦「王道與人本智慧論壇」,包括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王道經營管理研究中心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從不同角度探討人工智慧與人本智慧的本質以及AI數位醫療帶來的省思與挑戰,期盼能推展智慧醫療與人本價值的連結,並拓展智慧醫療的想像與發展空間。

論壇分為「從人工智能到人本智慧」、「AI的人文社會省思」與「數位醫療與人本智慧」三個場次,串聯科技創新、人本價值與數位轉型的多重面向。施振榮董事長在開場指出,AI科技進展快速,可能對社會帶來正面或負面的衝擊,為此他特別提出「人本智慧」的新思維,強調要具備善用科技工具的智慧,追求「以人為本」為目標,以降低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並以此引領創造價值的方向,才能對社會做出正面貢獻。

陽明交大林奇宏校長在致詞中表示,今年2月合校時,施董事長提出「人本智慧」的概念,希望補足「人工智能」的不足,並藉由陽明交大為平台推動「人本智慧」的概念,促進台灣產業的再一次升級。為此,陽明交大特別在管理學院「王道經營管理中心」之下設置「人本智慧專案計畫」辦公室,並透過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提供種子基金,以推動相關業務。

施振榮董事長(左)強調「人本智慧」的新思維,以降低ai科技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
施振榮董事長(左)強調「人本智慧」的新思維,以降低AI科技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

從人工智能到人本智慧
論壇首先著重於釐清與反思當今企業界的進步潮流,為新世代的數位價值重新下定義。管理學院郭國泰副院長指出,過去企業從著重獲利到逐漸在意社會責任以及環境保護的價值,近年則因聯合國的永續發展進程而開始調整公司經營策略,趨勢是日益嚴格經營的約束;但是,問題也在於企業如何不陷入進步口號宣傳而沒有實際達成的綠色清洗詐騙中。

醫學院雷文玫副教授則側重在當今科技運算日益發達的情況下,卻可能會面對到無所不在的蒐集、系統性資料缺失造成的決策與分配不平等,以及可能提供不人性的建議等等的矛盾問題。在這些危機下,不是落入政府的控管,就是大企業的間接控制。數位資訊應結合政府約束來保障最低化、只限定特定目標的蒐集,才能發展更以人為本的透明和包容價值。

論壇第二部份探討人工智能的人文社會反思
論壇第二部份探討人工智能的人文社會反思

人工智能的人文社會反思
論壇第二部份把人工智能放回到科技創新與醫療照護的分析概念中,試圖拆解科技至上的進步價值,藉此闡釋人文社會的基本關懷。

管理學院蘇信寧副教授從科技管理出發,整理王道思想的有無形價值連結到科技管理的流程,並指出創新的不確定性需要藉由王道精神來平衡與永續發展。人社院嚴如玉院長則拆解醫療科技物不斷進步的趨勢下所帶來的人本危機,並強調人本的照護哲學應該是從醫療人員與病人間的使用經驗,重新思考技術物的實用意義,以轉譯不同衝突和協調可能的共同利益。

科社所彭松嶽副教授則從智慧城市的創新案例出發,說明新技術的展開背後一定會為特定人群帶來利益,而另一群人卻被忽略;如何從城市尺度來揭露內部不同團體間的權力運作與協商機制,是人社學者的重要貢獻。

管理學、醫學與人文社會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在論壇中進行對話
管理學、醫學與人文社會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在論壇中進行對話

數位醫療與人本智慧
論壇最後部份把焦點帶回到資訊與醫療輔具的現場,從中認識數位技術應用在智慧醫療上所遇到的轉機與挑戰。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指出,在當今高齡化的趨勢下,醫院應用不同的監測與數位設備來替代藥物治療,例如為中老年失智症者打造熟悉的生活環境,以取代藥物帶來的身體退化副作用。

宏碁智醫許銀雄總經理從公司經營經驗出發,細談數位服務創新的流程中需要蒐集不同醫院的資料、客製化問題解方到開發商業模式;而重點常常不是資訊技術不夠成熟,反而是如何讓不同背景的病患與醫護人員也能順利使用。

陽明交大數位醫學與智慧醫療中心楊智傑主任則舉例,研發單位在製作新的醫療輔具時,通常是要讓技術商品化,並且達到輕巧便利、又有醫療檢測精準度的效果,才能達到智慧醫療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