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跨校區跨國籍學生的社群交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社教中心(CPEC)與陽明交通國際學生親善大使團(ISAG)於10月16日週日聯合舉辦 「愛台灣走讀—穿越九份」,期待促進不同校區、國籍同學們的跨文化經驗與互相理解,也讓台灣生與國際生能透過此機會更認識在地文史。
此次活動報名空前踴躍,共計125人報名,其中有98名國際生及27名本地生,為求流程順暢,不得已最後錄取兩校區各約20名同學參與,分別由光復及陽明校區發車前往九份,外籍生與本地生比例約2:1,逛老街品嚐道地小吃與芋圓甜品,踩點輕便路與昇平戲院了解九份礦業的歷史,欣賞九份霞海城隍廟的剪粘交趾陶與著名的阿妹茶樓建築,更特別到九份藝術館欣賞精緻陶藝作品,淬一口來自台灣各地的好茶。結束九份行程後,便前往基隆廟口夜市,享用鼎邊銼、營養三明治等在地小吃,最後分頭平安賦歸。
活動當天適逢輕度颱風尼莎過境巴士海峽,北部地區濕冷有強降雨。在九份的整趟導覽中,同學們多半需在狂風暴雨中前行,全身幾乎濕透、雨傘輪流解體,但仍不減同學們完成旅程的興致,反而增添了共患難的革命情誼,也可說難得見識到觀光客不常見到的、也許更接近日常的煙雨九份。
雖然天氣比預期差,但氣氛很棒,初次見面的大家,不僅盡興更建立起深刻的友誼,堅持不願提早結束行程。參加的台灣學生表示:「雖然下大雨,但雨天的九份有不一樣的美。」、「我的英文不流利,但在旅程中即使溝通困難,也還是與外籍朋友聊得很開心,我感受到了互相分享不同文化的快樂。」外籍同學說:「我曾多次來過九份,但我絕對不會忘記這一次,以往來都沒注意九份的歷史,透過領隊的介紹我才知道逛九份有那麼多不同的路線可以嘗試。」、「這是一場暴雨之旅,但無法澆熄我們年輕的熱血。」(原文經翻譯)根據問卷統計,有高達95.5%的同學都表示還願意再參加一次這個活動,足見陽明交大的同學們,不論校區、不論國籍,都擁有轉化眼前困境的心智與樂於跨文化溝通的勇氣!
國際學生隻身在陽明交通大學求學,同儕的陪伴和支持是熬過思鄉之苦和功課壓力的良方。博雅書苑國際學舍導師陳惠亭老師表示,很多外籍生曾表達過台灣的溫暖是他們選擇前來求學的助力,而近年台灣學生出國交流和文化學習的機會被迫受疫情所窒。因此這次活動的設計是促進台灣生和來自他國學生接觸,也把校區間未曾有交集的國際生拉在一起,促成來自至少十二個國家的學生同遊,也讓這一群台灣學生搖身變為台灣的大使。連全程導覽的Norman領隊也被大夥兒的投入和真情而感動。他看到外籍學生的活潑大方和熱情互動,融化了本地生原有的羞赧;而台灣學生親切地幫忙補充和協助國際生與店家溝通,讓人驕傲於台灣年輕人的貼心 !博雅書苑社教中心盧郁安主任也表示,看到陽明交大的學生,不分國籍、不分文化背景,真誠的分享、互助,行政單位與師生間也為了促成這個活動,互相聯繫、協助。整個過程中,落實了跨校區、跨域、跨國籍、跨世代(師生間)的博雅精神。
能夠促成這場活動的成功,要感謝領導博雅書苑國際學舍計畫三位導師及博雅書苑社教中心的大力支持、學生親善大使團及社教中心團隊的密切協作,更需感謝國際處協助宣傳,才讓活動報名如此踴躍,期待未來社教中心與學生親善大使團有更多機會舉辦交流活動,讓校園中的不同份子都有機會可以連結彼此、連結在地、連結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