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專欄

  • 發布日期:114-02-26
趣謂石竹—笑談兩地共學樂
共學體驗徵文活動優等作品
醫學系呂旻鴻

如同今年校慶主題,共學的精神在於「超越」。選擇挑戰另一個領域的課程,便超越了科系的劃界;決定探索其他校區的環境,即超越了地理的侷限;開始以更多元的角度思考、定義、存在,則超越了既有觀點的制約。在種種身心靈的突破與成長之中,共學除了帶給我不同學門的知識,更伴隨著思維的激盪與衝撞,迸發出歡樂、苦惱、困頓與轉機等繽紛花火。這些日子裡的點滴趣事,最是支持我一直走在共學路上的動力泉源。

跨校區共學是這幾年合校漸漸發展的一個趨勢,而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在四年前(尚未合校)就派出第一屆學生到電機學院共學,和當時交大的同學一起跟電路板和程式語言奮戰,頗有身先士卒的味道,而且這些課程列為必修;言下之意,我們只能背水一戰,沒有退後的餘地。身為醫師工程師組學生,這個有點特殊的身份,讓我在兩校區穿梭時,也對各種議題有更多思考。不只是每次提到校名或校區都要多想0.5秒,說出比較正確的版本,還要回答同學和朋友們時不時丟出來的靈魂拷問:像是「你覺得陽明還是交大比較好啊?哪邊的同學更厲害啊?」之類的問題。雖然我很想給出一個客觀又全面的評論,可是對剛來到這所學校的我實在有點困難。經過了兩年的體驗,我會說:不管現在哪邊比較讚,我私心希望陽明校區可以持續變得更好,畢竟以後大部分時間是待在這邊。

來到陽明校區,很多同學跟我抱怨這裡如同修道院,我們個個都是被關在山裡的修士和修女;長輩更愛調侃,總說環境清幽才能把書唸好。我很認同他們的處境,可是這時腦中不禁浮現電機系和資工系同學的表情。在性別比非常懸殊的工科讀書,還只能跟麵包板和筆電度過美好的夜晚,那可能才是真正六根清淨。值得期待的是,跨校區共學或許能牽起眾多令人稱羨的良緣,為兩地渴望愛情的學子帶來福音。話說回來,其實陽明同學的羨慕很有道理,在交大校區一堂課上可能聚集十來個不同系所的同學,因為各系接觸到的知識不太一樣,甚至是學習模式、生活型態也都有所差異,真的能激發出五花八門的觀點與主張。我認為這些機會十分寶貴,是跨校區共學的價值所在。可是不得不提,每到第四節下課學校餐廳就會塞滿人,對有選擇障礙的我更是一個挑戰,必須要立刻決定排在哪一條超長隊伍的後面,反觀在陽明就沒有這個問題,學餐也就那麼一間,沒有選擇沒有障礙…好啦,我覺得再寫下去可能不是共學,而是要被退學了。總而言之,共學之可貴與啟發,使它堪稱課業、愛情、社團之外的大學第四必修學分。到不同的校區上課、生活、體驗吧,你將超越而蛻變為更好的自己!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