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發布日期:114-06-11
輔導青年男女的性事
本文作者為人文科學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林基興
2025年初,國教行動聯盟呼籲衛福部,儘快提出防治性病策略,包括數據監測與危機警示。因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台灣10至19歲青少年總人口數,比12年前減少46%;同期間,淋病感染人數卻增7倍,比率從每10萬人僅4人成長到50人。感染梅毒狀況更嚴重,10至14歲女性9倍成長,15至19歲達53倍。衛福部指出,男性感染後可能導致精囊炎與不孕症、女性可子宮內膜炎與不孕症;則衝擊原已漸減人口的國安問題。
同時,中國醫藥學院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指出,門診碰到的淋病個案以15到17歲女生居多,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青春年華遭遇困境,還有更麻煩的個案:2021年5月,某大學一對男女在學校建物窗邊做愛,遭拍攝成影片放上網路,不斷在Dcard、PTT、YouTube、巴哈等數位平台上流傳,「一個輕巧的點擊、一次看似無害的觀看,其實都助長了這類事件(觸及刑法的妨害秘密、妨害風化、散布猥褻)的發生。」後來,兩學生均遭退學,「一失足成千古恨」!
媒體提到,泌尿科醫生希望衛福部帶頭實施全面的預防與治療策略,包括症狀、預防方式及潛在後遺症,並提供隱私友好的篩檢與治療管道,單一性伴侶及較安全性行為的概念。國教行動聯盟建議未婚懷孕諮詢輔導、定期性病篩檢。疾病管制署認為,年輕族群性觀念較開放、性行為年齡層下降,且交友軟體或網路可以快速地連繫彼此,造成更輕易就可有性活動。勵馨基金會發現,國中的性教育方式缺少生活案例和討論,無法回應學生的實際需求。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表示,四成的老師在性教育課程時感到不自在。
台灣性教育學會「台灣本土化性教育需求」家長問卷,家長建議教導,諸如自慰等性行為與迷思澄清。筆者年輕時,注意到一位泌尿醫師談到自身經驗,有性衝動時,最簡易與安全的對策是(節制地)自慰,不要(強)求女友同意,更勿尋花問柳。
青少年適逢「狂飆」成長期,身心易受性荷爾蒙影響,使他們尋求性舒展,若明路不通則走暗路,尤其煽動各式情慾的網路。性事往往不能上檯面,其一麻煩是,他們可因羞於啟齒而不問問題、避諱就醫。
1961年,美國推出電影”Splendor in the Grass”,中譯《天涯何處無芳草》,其中文名稱來自宋朝文豪蘇軾的詞〈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英文名稱來自英國詩人華滋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名詩”Splendor in the Grass”〈草上的光輝〉:
誰也不能令時光倒流∕使草原欣榮∕花卉奔放。
然而我們不必感傷∕而在餘生找尋力量……
Though nothing can bring back the hour
Of splendor in the grass,
Of glory in the flower.
We will grieve not, rather find
Strength in what remains behind…
電影描繪青春男女處理情慾的不同方式,導致迴異的人生。女主角聽從母親的建議而拒絕和男主角做愛,男友不情願地聽從父親的建議而找另女滿足性慾。最後男主角落寞地結婚,女主角與朋友來看望他,離開後,朋友問她是否還愛著他,她沒回答,但吟誦華茲華斯的〈草上的光輝〉中的上述四句。
性吸力甚大,青少年需加強培育自制力,否則,小不忍則亂大謀。美國國家科學院前院長(Frederick Seitz)在其自傳《在科學前沿》,提到延遲酬賞(delayed gratification)的重要性,他在兒時因故而母教適時啟發他忍耐,願意推遲享樂而等到後日,此鍛鍊為他將來更高成就而鋪路。其次,奧國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名著《愛的藝術》,提到愛是尊重與責任等。青少年的性教育須包含此精神意志層面,而不只「保險套是最後一道防線」。
每學期初,我提醒同學上兩範例,結果,曾收到一回應:「我告訴女友,老師的提醒,她要我務必選修此課程。」善哉。
2025年初,國教行動聯盟呼籲衛福部,儘快提出防治性病策略,包括數據監測與危機警示。因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台灣10至19歲青少年總人口數,比12年前減少46%;同期間,淋病感染人數卻增7倍,比率從每10萬人僅4人成長到50人。感染梅毒狀況更嚴重,10至14歲女性9倍成長,15至19歲達53倍。衛福部指出,男性感染後可能導致精囊炎與不孕症、女性可子宮內膜炎與不孕症;則衝擊原已漸減人口的國安問題。
同時,中國醫藥學院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指出,門診碰到的淋病個案以15到17歲女生居多,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青春年華遭遇困境,還有更麻煩的個案:2021年5月,某大學一對男女在學校建物窗邊做愛,遭拍攝成影片放上網路,不斷在Dcard、PTT、YouTube、巴哈等數位平台上流傳,「一個輕巧的點擊、一次看似無害的觀看,其實都助長了這類事件(觸及刑法的妨害秘密、妨害風化、散布猥褻)的發生。」後來,兩學生均遭退學,「一失足成千古恨」!
媒體提到,泌尿科醫生希望衛福部帶頭實施全面的預防與治療策略,包括症狀、預防方式及潛在後遺症,並提供隱私友好的篩檢與治療管道,單一性伴侶及較安全性行為的概念。國教行動聯盟建議未婚懷孕諮詢輔導、定期性病篩檢。疾病管制署認為,年輕族群性觀念較開放、性行為年齡層下降,且交友軟體或網路可以快速地連繫彼此,造成更輕易就可有性活動。勵馨基金會發現,國中的性教育方式缺少生活案例和討論,無法回應學生的實際需求。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表示,四成的老師在性教育課程時感到不自在。
台灣性教育學會「台灣本土化性教育需求」家長問卷,家長建議教導,諸如自慰等性行為與迷思澄清。筆者年輕時,注意到一位泌尿醫師談到自身經驗,有性衝動時,最簡易與安全的對策是(節制地)自慰,不要(強)求女友同意,更勿尋花問柳。
青少年適逢「狂飆」成長期,身心易受性荷爾蒙影響,使他們尋求性舒展,若明路不通則走暗路,尤其煽動各式情慾的網路。性事往往不能上檯面,其一麻煩是,他們可因羞於啟齒而不問問題、避諱就醫。
1961年,美國推出電影”Splendor in the Grass”,中譯《天涯何處無芳草》,其中文名稱來自宋朝文豪蘇軾的詞〈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英文名稱來自英國詩人華滋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名詩”Splendor in the Grass”〈草上的光輝〉:
誰也不能令時光倒流∕使草原欣榮∕花卉奔放。
然而我們不必感傷∕而在餘生找尋力量……
Though nothing can bring back the hour
Of splendor in the grass,
Of glory in the flower.
We will grieve not, rather find
Strength in what remains behind…
電影描繪青春男女處理情慾的不同方式,導致迴異的人生。女主角聽從母親的建議而拒絕和男主角做愛,男友不情願地聽從父親的建議而找另女滿足性慾。最後男主角落寞地結婚,女主角與朋友來看望他,離開後,朋友問她是否還愛著他,她沒回答,但吟誦華茲華斯的〈草上的光輝〉中的上述四句。
性吸力甚大,青少年需加強培育自制力,否則,小不忍則亂大謀。美國國家科學院前院長(Frederick Seitz)在其自傳《在科學前沿》,提到延遲酬賞(delayed gratification)的重要性,他在兒時因故而母教適時啟發他忍耐,願意推遲享樂而等到後日,此鍛鍊為他將來更高成就而鋪路。其次,奧國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名著《愛的藝術》,提到愛是尊重與責任等。青少年的性教育須包含此精神意志層面,而不只「保險套是最後一道防線」。
每學期初,我提醒同學上兩範例,結果,曾收到一回應:「我告訴女友,老師的提醒,她要我務必選修此課程。」善哉。